解讀頂空進樣器過程與理論依據(jù)
			點擊次數(shù):3581 更新時間:2022-07-21
			  頂空進樣器的分析通常是將樣品置于密閉的頂空瓶中在恒溫系統(tǒng)中保持一定的時間,當氣—液(氣—固)兩相達到熱力學平衡后,取上部氣體樣,用氣相色譜分析測定氣相組成。測定可通過兩種方式進行:
 
  (1)靜態(tài)法。在恒溫密閉系統(tǒng)中達到氣液兩相平衡后,取樣測定氣相組成。該方式適用
 
  于試樣較多揮發(fā)性成分濃度相對較高的場合。
 
  (2)動態(tài)法。也稱吹掃—捕集法,利用吸附劑吸附揮發(fā)性成分,再將吸附管連接到色譜儀的六通閥上(取代定量管),加熱解析,組分被載氣吹進色譜柱中進行分析。該方法適用于試樣量少或特殊的場合。
 
  頂空氣相色譜分析法的理論依據(jù)是當頂空瓶中樣品上面的蒸氣壓相當?shù)蜁r,峰面積Ai的大小與樣品上面的氣相中揮發(fā)性組分i的蒸氣壓Pi成正比:
 
  Ai=fiPi
 
  fi為校正因子,在真實體系中,蒸氣分壓通常用下式表示:
 
  Pi=POiγiχi
 
  Pi為氣相中組分i的摩爾分數(shù); χi為樣品中組分i的摩爾分數(shù); γi為組分i的活度系數(shù)。
 
  Ai=fiPi= fiPOiγiχi
 
  當系統(tǒng)平衡時:
 
  Ai=fiPi= kiχi
 
  通過頂空分析,可確定試樣中的含量
 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